第43期:《齐鲁医院报青岛院区专刊》

抗凝血酶Ⅲ的功能您注意了吗?

——反复消化道出血病例分析


   期次:第43期      查看:45   

摘要:33 岁青年女性,反复出现消化道出血,合并肾功能不全、下肢静脉血栓、肝硬化、血尿等多系统疾病,究竟原因为何?

病例回顾:

患者基本信息:女,33 岁,汉族,已婚,化学老师。

主诉:反复黑便 1 年,意识不清 2 天。

现病史:患者 1 年前因“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”先后应用“肝素、利伐沙班”治疗,后排黑便 1 次 / 天,成形,量约 100g,伴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发热,体温最高 39.2℃,药物治疗后好转。此后黑便反复发作,分别于 10 月、9月、7 月、6 月、3 月前多次于多家医院住院治疗,血红蛋白(Hb)波动于 37-76g/L。10 月前曾行胃镜示:糜烂出血性胃炎;食管静脉曲张(中重度)并“红色征”形成。7 月余前于北京某医院,行胃镜考虑胃窦毛细血管扩张并出血,行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治疗。3 月余前曾行结肠镜示:直肠粘膜下血管网粗大迂曲;内痔。近 2 月余仍反复黑便,1-2 次 / 天,量少,多不成形。2 月前于北京某医院,查门静脉 CT:肝硬化,门静脉高压,静脉多发迂曲扩张;胃短静脉、奇静脉及半奇静脉开放,扩张;胃肠壁粘膜弥漫增厚水肿,局部小肠粘膜增厚,结肠扩张、积气;胡桃夹综合征,腹腔少量积液。1 月前于北京某医院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(TIPS 术),术后口服“氯比格雷”等药物治疗,仍黑便,3-4 次 / 天,约50ml/ 次,乏力、食欲下降,查 Hb 最低 28g/L,接受输血、药物治疗,复查 Hb51g/L。3 天前患者呕吐多次,每次量约 50ml,呕吐物为咖啡色胃内容物,黑便 1 次,量约 50ml。2 天前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不清,呼之不应,定向力障碍,于急诊科查血氨升高、贫血,给予止血、输血、降血氨等治疗,患者间断意识转清,间断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、仍黑便,收入消化内科进一步诊疗。

既往史:腋下、腿部皮肤颜色变深 20 余年;“眼底静脉阻塞、眼底静脉破裂”病史 4年,多次手术治疗;4 年前诊为“结核分枝杆菌感染”,抗结核治疗 6 月;“蛋白尿”4 年,血肌酐升高”3 年余,诊为“慢性肾脏病 3 期”,曾行肾活检考虑“血栓性微血管病”;3 年前发现“胆管结石”;2 年前诊为“多囊卵巢综合征”;“血糖升高”1 年余;1 年前曾有发热,诊为“自发性腹膜炎”;1 年前诊为“肝硬化”;4 月余前、9 天前诊为“肠梗阻”,保守治疗。

婚育史:已婚未育,月经不规律。家族史:亲生父母情况不详。

体:身高152cm,体重26kg,BMI11.3;T 36.4℃,P 83次/分,R 18次/分,BP128/74mmHg;营养不良,神志模糊,精神淡漠,不言语,言语查体不能配合,被动体位;贫血貌,皮肤、黏膜颜色苍白,无皮下出血,无肝掌、蜘蛛痣;腹部平坦,未见胃肠蠕动波,全腹腹壁紧张度增加,无压痛、无反跳痛,未触及腹部包块,肝脾肋下未触及,移动性浊音阴性,肠鸣音 3 次 / 分;双下肢无水肿;巴宾斯基征未引出、脑膜刺激征阴性。

辅助检查:CT:右侧额顶叶多发钙化灶,双肺轻度间质性改变;心腔密度减低;结合病史 TIPS 术后所见,肝硬化、脾大、腹水,胆囊结石,肝脏下缘包裹性积液;部分小肠扩张,壁增厚,考虑炎性改变。(图一、图二)


图一 CT:右侧额顶叶、双侧基底节区多发钙化灶。

2021 年 8 月 11 日,血氨 79.2umol/L,白蛋白 24g/L,尿素氮 12.56mmol/L,肌酐 102umol/L;血常规:Hb35g/L,血小板 54*109/L。2021年 8 月 12 日,血 氨 36.5umol/L;血 常 规: Hb48g/L,血小板 48*109/L。


图二 CT:TIPS 术后所见。

入院诊断:1. 意识不清待诊 肝性脑病? 2. 消化道出血 3. 重度贫血 4. 营养不良 5. 肝硬化失代偿期 门静脉高压 食管静脉曲张 脾门静脉曲张 腹壁静脉曲张 肠系膜静脉曲张 脾大并脾功能亢进 肝功能 B 级(Child 分级)TIPS 术后 低蛋白血症 6. 慢性肾脏病 3 期 7. 2 型糖尿病 8. 多囊卵巢综合征 9. 胆囊结石 10. 不全肠梗阻观察

病情分析

1. 反复消化道出血: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黑便,偶有少量呕血。入院 10 月前曾行胃镜示:糜烂出血性胃炎;食管静脉曲张(中重度)并“红色征”形成(图三)。3 月余前曾行结肠镜示:直肠粘膜下血管网粗大迂曲;内痔。治疗方面主要接受抑酸、止血、减低门静脉压力、成分输血等。药物治疗后消化道出血间断停止,此次病程血红蛋白波动在 26-54g/L。患者临床表现反复黑便为主,分析出血部位为胃和小肠为主,病因可能为胃肠粘膜糜烂性出血、异位血管曲张破裂出血、毛细血管扩张畸形出血。

图三 胃镜示:糜烂出血性胃炎(1,3)、食管静脉曲张(中重度)并“红色征”形成(5,6)。

2. 肝硬化、肝性脑病:患者肝硬化、TIPS术后病史,此次发病前有消化道出血、便秘等明确诱因,发病时查血氨升高,经过降血氨、酸化肠道等治疗后症状好转,血氨正常,肝性脑病诊断成立,但患者肝硬化病因尚不明确。患者无长期饮酒史,既往查自身免疫性肝病、传染病、免疫固定电泳、风湿全套等化验均无特殊发现。

3. 泌尿系统:2020 年 9 月,肾活检切片病理会诊(山东大学齐鲁医院)考虑肾小球可见内皮细胞弥漫增生肿胀,毛细血管袢皱缩,节段性系膜溶解,毛细管腔狭窄,肾小管片状萎缩,可见少量蛋白干性,间质灶性纤维化,少量炎细胞浸润。首先考虑血栓性微血管病。肾活检提示血栓性微血管病,肝脏同样可能存在血栓性微血管病,进而导致患者逐渐出现肝硬化的相关表现。肾脏病理可以部分反映全身微血管的病理改变,是整个疾病的一部分。此外,患者病程中反复出现血尿,症状明显时出现排尿困难,经过抽取膀胱血凝块、持续膀胱冲洗等治疗后好转。

4. 血液系统:患者同时存在多种出血性疾病和血栓性疾病,考虑患者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可能。既往相关检查如下:2019年11月1日,骨髓穿刺病理(山东省某医院)骨髓增生大致正常。2020 年 9 月 21 日,骨髓流式细胞报告:髓系原始细胞比例不高,表型无异常;粒系比例增高,以中幼粒细胞及后阶段为主,未见分化抗原表达异常;红系、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未见异常表型;未见单克隆浆细胞。2020 年 9月 22 日,关于骨髓,山东大学齐鲁医院(青岛)诊断意见为三系增生,浆细胞占 3% 骨髓象。但上述检查未提示明确原发血液系统疾病。

5. 其统:2020 年 9 月 22 日,外 送毒物监测显示血金属汞 2.9ng/ml(< 2.5);2020年9月23日,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筛查:个别指标偏高,未发现特异性改变;既往颅脑影像学检查提示脑钙化灶、微出血灶。

讨论:

患者多系统受累,综上分析患者的病情,均属于出血性疾病和血栓性疾病,可以用二元论来解释(图四)。但这两种看起来矛盾的疾病为什么在患者身上反复出现?

图四 患者多系统受累,均属于出血性疾病和血栓性疾病。

通过进一步分析患者多次的凝血系列化验结果,患者抗凝血酶Ⅲ活性低于正常,波动在 45%-76%。抗凝血酶(antithrombin- Ⅲ,AT- Ⅲ)是由肝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 58200 的糖蛋白,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的抑制物,半衰期 65h。AT基因位于 1q23-25,全长为 13.4kb,由 7 个外显子和 6 个内含子组成,有 2 个重要的结构功能区域,一个是位于 N 端的肝素结合位点区,一个是位于 C 端的丝氨酸蛋白酶结合区。AT- Ⅲ是体内主要的抗凝物质,抗凝作用占生理抗凝作用的 70%-80%,与蛋白 C 和蛋白S 一起参与维持体内凝血和抗凝系统的动态平衡。抗凝机制不同于蛋白 C 抗凝系统,是一种不依赖维生素 K 的糖蛋白,为肝素依赖的凝血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。AT- Ⅲ与肝素结合,与凝血酶 FXa、FXII、FXIa 、FIXa 等以 1:1 的比例结合形成复合物,从而使这些凝血酶失去活性。AT- Ⅲ缺乏可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 AT- Ⅲ缺乏。患者 2020 年在肾内科住院时因“四肢无力、肌肉萎缩、身材矮小”等疑诊基因突变所致多系统累及的代谢病行基因检测,报告显示:AT- Ⅲ缺乏导致血栓形成倾向相关基因存在一处杂合变异,评级为临床意义未明变异。因评级为临床意义未明变异,不能解释当时的临床表现,而且患者为养父母带大,亲生父母情况不明,无法进行家系进一步验证。

遗传性抗凝血酶Ⅲ缺乏症是遗传性易栓症的一种,由 Egeberg 于 1965 年首次报道,由于编码抗凝血酶的基因发生突变所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,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万分之二到五,中国静脉血栓栓塞症中占百分之五到七。该病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形成静脉血栓,包括:下肢深静脉血栓、上肢深静脉血栓、肺栓塞、肠系膜静脉血栓、髂静脉血栓、视网膜静脉血栓、肾静脉血栓、肝静脉血栓、颅内静脉、静脉窦血栓等,最常见的部位为下肢深静脉血栓。该患者存在下肢静脉血栓、眼底静脉阻塞、肾脏血栓性微血管病、肝脏微血管病变,考虑与报道相符。遗传性抗凝血酶Ⅲ缺乏症可分为两型,I 型 AT 合成障碍;Ⅱ型 AT 结构异常,Ⅱ型又分为 3 亚型(反应位点型、肝素结合位点型、多重异常型)。遗传性抗凝血酶缺乏症存在纯合突变和杂合子突变。纯合突变发生率极低,常在出生时即可发病,表现为多部位血栓栓塞,危及生命,存活率低。杂合子突变常在青少年期发病,在诱因作用下发病年龄可提前至儿童期,约 2/3患者首次发病在 10-35 岁之间,15 岁以下发病者占 10%,易反复发作。该患者的发病年龄和特点与报道相符。在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,该病已有 416 个不同突变位点被报道。突变形式包括点突变、剪切位点突变、缺失和插入突变、重组突变。点突变是 DNA 多核苷酸链中单个碱基或碱基对的改变,是已知AT 基因突变中最常见的突变形式,占已发现基因突变的 60%。该患者在 SERPINC1 基因外显子区域发现一处杂合变异:c.50A>G(腺嘌呤 > 鸟嘌呤),导致氨基酸改变 p.Y17C(酪氨酸 > 半胱氨酸)。HGMDpro 数据库报道此变异位点与文献所报道的位置一致,但该患者变异类型不同。文献报道的致病变异为 c.50A>C(腺嘌呤 > 胞嘧啶),导致氨基酸改变 p.Y17S(酪氨酸 > 丝氨酸)。根据ACMG 指南,该变异可评级为临床意义未明变异,结合家系及临床进一步分析。但患者生父生母信息无法得到,无法进行家系分析。综合患者临床特征,我们认为患者可能存在目前未报道的致病基因突变。因此可以用一元论来解释患者的病情(图五)。

图五 遗传性抗凝血酶Ⅲ缺乏症解释患者病情。

AT- Ⅲ是体内主要的抗凝物质,当患者出现难以解释的多发血栓性疾病,应考虑到AT- Ⅲ缺乏症。

 大内科供稿